稀土大集团方案获国务院批复
酝酿已久的稀土大集团方案终于出炉。《经济参考报(微博)》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独家获悉,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大集团方案,近期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,按照方案内容形成“1+5”的格局,包括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团,早在数年前就布局稀土行业的五矿和中铝两大央企,以及赣州稀土、广晟有色、厦门钨业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团。 以大集团为中心,构建稀土全产业链条,并真正改变数年来稀土散乱的状况,实现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国家谋求的重要“蓝图”,稀土产业也成为我国珍贵的矿产资源领域整合的“样本”。值得注意的是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,为了更好地提高行业集中度,实现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,下一步包括生产配额、指令性计划、新增采矿证等一系列政策,总体会向大集团倾斜。 “国务院2013年12月下旬开的会,会上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了上报的稀土大集团方案,目前文件批复已经到工信部,估计很快就会正式对外公布。”上述人士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说。他透露,目前获得批复的大集团方案,实际上是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总体发展框架,主要以现有涉及稀土业务的重点企业为主体,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,构建合理的稀土产业发展格局,从而实现稀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。 上述人士还透露,方案获批仅仅是开启稀土整合大幕,根据国务院授权,下一步工信部将启动核准的一系列工作,对于上述六家纳入大集团范围的稀土企业来说,需要准备详细组建方案并向工信部申报,获得批复才能最终进入稀土大集团行列。 “基本上来说,稀土大集团将获得国家在政策层面一系列支持,后期的整合将围绕着上述几大稀土集团进行,上述集团整合重点是国内稀土原矿和冶炼分离等上游企业,这意味着稀土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向大集团集中。”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人士对记者说。 除了在整合和发展方面获得政策支持的利好外,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同时从权威部门了解到,纳入稀土大集团范畴的六家大型稀土集团,还要承担起整合本区域内稀土企业和优化资源的任务,包括整合区域内较为散乱的冶炼分离企业等,整合同时也要按照产业政策要求,进行产能缩减和环境治理。 “其实区域整合的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做,下一步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区域内整合上来,即使整合完还要进行产能的重新调衡,包括一些落后产能的缩减。从以往的经验来看,因为涉及很多利益博弈,还是面临很大考验的。”国内一家稀土大型企业负责人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坦言。 据悉,纳入稀土大集团版图的六大稀土集团,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包头、江西赣州、广东、福建等稀土主产区。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了解到,和包钢稀土、广晟有色、赣州稀土、厦门钨业等地方国企以掌握资源为纽带进行的集团化整合不同,两大央企在稀土霸主争夺战中胜出可谓“不易”。在获得上游资源无门的情况下,央企涉足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过程中通常会采用“渗透路线”,即通过兼并重组下游冶炼分离和深加工行业,逐步向上游渗透。
|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